首页

女王调教视屏

时间:2025-05-27 22:33:57 作者:台湾写真:在台北流行音乐中心,听见青春的歌声 浏览量:50143

  中新社台北5月27日电 题:在台北流行音乐中心,听见青春的歌声

  中新社记者 张晓曦

  初夏的午后,阳光穿过薄云洒在南港区,台北流行音乐中心静静伫立在城市一隅。这颇具特色的建筑内,“唱 我们的歌 流行音乐故事展”正吸引着人们前来开启青春与记忆的旅程。

  “一首歌,能让失意的人得到安慰,让青春的心得到温暖,也让怀抱梦想的人有了盼望的风景。”作为“唱 我们的歌 流行音乐故事展”的联合策展人,台湾乐评人马世芳在展览中用文字这样告诉大家。

图为台北流行音乐中心“唱 我们的歌 流行音乐故事展”展出的部分展品。中新社记者 张晓曦 摄

  作为台北流行音乐中心的常设展,“唱 我们的歌 流行音乐故事展”共分为三个楼层、十三个展区,展览共搜集百余首歌曲、千余件展品,包括创作音乐时的手稿、乐器、照片,还有当年的卡带、唱片、演出服和海报等。

  展区以时间为轴,依序呈现从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校园民歌、到80年代唱出情感与梦想的经典流行歌、再到90年代至今的各式歌曲。这些展区不仅展现了流行音乐的发展轨迹,也折射出时代的变迁与社会的记忆。

  李宗盛、罗大佑、张艾嘉、刘若英、陈绮贞、五月天……当这些人的声音在语音导览机中伴随音乐响起,观众仿佛被带回那段记忆中的岁月。展览邀请这些知名音乐人担任各展区的引言人,以他们的亲身经历和声音,引领观众穿梭于不同时代的音乐时光中。

  《外婆的澎湖湾》《童年》《青苹果乐园》《天天想你》《领悟》《倔强》《今天你要嫁给我》……每一首熟悉的旋律,既勾勒出流行音乐的发展轨迹,也唤醒了人们心中的青春回响。

图为年轻参观者使用语音导览机在台北流行音乐中心欣赏“唱 我们的歌 流行音乐故事展”。中新社记者 张晓曦 摄

  “我们那个年代没有网络,都是听卡带,后来听唱片,一遍一遍地听一首歌。”前来观展的赵先生对中新社记者说,年轻时他特别喜欢张雨生的歌曲,每当听到《我的未来不是梦》时,都想象着自己的人生也拥有更多可能,对未来满怀憧憬。

  来自高雄的吴女士看到小虎队的展品特别激动:“小时候房间里贴满了他们的海报,那是我们少女时代的偶像。”

  “我看到‘滚石’出的一些唱片,非常怀念。”来自台北的朱女士表示,展览中有不少台湾知名唱片公司滚石唱片所出的歌曲,以及历年来推出的相关专辑封面,唤起了她的记忆。“每当我听到张震岳的《再见》,就像回到了高中的毕业典礼,现在听来还是一样感动。”她说。

  除了静态展陈,“唱 我们的歌 流行音乐故事展”还设有互动体验空间,如大型投影营造的演唱会氛围、手写歌词装置等,让人们在观展之余,也能以自己的方式参与其中,表达属于自己的音乐情感。

  当我们在谈论台湾流行音乐时,我们在谈论什么?也许正如人们走出台北流行音乐中心时所见,旁边的墙上写着:“音乐即生活、生活有音乐。”对许多人而言,这些流行音乐不仅是青春的缩影、回忆的密码,更是生活中不可割舍的陪伴。(完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全民携手,共筑网络安全坚强防线

地处喜马拉雅山脉南麓、中尼边境的日喀则市吉隆镇,素有“喜马拉雅后花园”的美誉,这里景色优美、气候宜人。而位于吉隆镇南端的吉甫村,飞瀑急流、古木参天,村中一条几十里长的大峡谷——吉甫大峡谷,将灵动的原始自然风光之美展露无遗,游人往来如织。

《西厢记》故事发生地举行爱情文化节 再续“秦晋之好”

成都2月29日电 (记者 贺劭清) 2024年四川省教育工作会议29日在成都召开。会议明确,四川将加快建设教育强省,四川建设教育强省要以“服务民族复兴伟业和中国式现代化强省建设”“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”为根本追求。

与AI恋爱能实现“情绪价值”吗

第一,树立正确认知。这始终是中美关系必须扣好的“第一粒纽扣”。中美到底是伙伴还是对手,这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,不能犯颠覆性错误。我们始终认为,大国竞争不是这个时代的底色,也解决不了中美两国和世界面临的问题。中美两个大国,不能不来往、不打交道,更不能冲突对抗。中美关系应该稳下来,好起来,沿着稳定、健康、可持续的道路向前走。同时,中国有必须维护的利益、必须捍卫的原则、必须坚守的底线。拜登总统多次重申美国不寻求进行“新冷战”,不寻求改变中国体制,不寻求遏制中国发展,不寻求通过强化同盟关系反对中国,不支持“台独”,无意同中国发生冲突,以及不寻求同中国“脱钩”等。我们敦促美方将拜登总统上述承诺落到实处,同中方一道,将“旧金山愿景”变成实景,而不是继续以“竞争”之名行对华围堵遏制打压之实。双方外交团队将在已经达成的相互尊重、和平共处、保持沟通、防止冲突、恪守联合国宪章、在有共同利益的领域开展合作、负责任地管控双边关系中的竞争因素7点共识基础上,继续进行中美关系指导原则磋商。

深化依法治网,提升全社会网络法治素养,营造清朗网络空间……诸多现实命题,让“网络”和“普法”这两个关键词紧紧地交织在一起。而在“关注度就是生产力”的信息化时代,越来越多人正尝试把网络流量逐步转变成普法能量。

安徽:分类精准普法筑牢网络安全防线

北京4月9日电 (记者 夏宾)中国多地中小银行正密集调整存款利率。业内认为,这是去年国有大行下调存款挂牌利率的延续,未来银行“降息”仍存空间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链接文字